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將強化環保領域監管。
  
  據《日本經濟新聞》2014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於2015年1月1日起實施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新法賦予環保當局對違規企業限產停產的執法權限。強化處罰力度意在遏制PM2.5等細微顆粒物造成的大氣污染。原本就在環境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日本企業或許可以藉此東風擴大在中國的業務。
  
  修訂的核心內容主要有3點:
  
  一是賦予環保當局更大執法權限。此前地方政府的環保部門即便發現企業違法排污,也不得不依賴公安機關進行查封,這可能會給違法企業提供銷毀證據的時間。
  
  第二是加大處罰力度。違規企業將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將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第三是擴大環境公益訴訟主體,將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擴大到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相關社會組織。預計一些非政府組織將有望獲得提起公益訴訟的資格。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4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對污染企業處以創紀錄賠償。
  
  中國一家法院日前對一起環保公益訴訟作出了迄今國內賠償額度最高的判決。這令通過法院與污染行為作鬥爭的中國環保組織備受鼓舞。
  
  據官方的新華社報道,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年12月30日終審判決,因向當地河流傾倒廢酸污染河水,6家企業被判賠償環境修複費用1.6億餘元。
  
  新華社說,對這些化工企業提起訴訟的是公益組織泰州市環保聯合會。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要求這6家企業在30日內將賠償支付給一個環保基金。在2014年8月作出的刑事判決中,涉案的十多名人員已被判入獄。
  
  綠色和平組織中國大陸項目總監馬天傑說:“這個案件為中國的環境治理樹立了重要先例。首先,‘污染者付費’不再只是一項寫在紙上的原則。其次,非政府組織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法律專家說,這筆賠償金按國際標準衡量並不算多,但此案卻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判賠額度最高的環保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已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成為推動環境保護的強大力量。在美國,這類訴訟在改變企業看待污染成本的方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創始人王燦發對上述裁決表示歡迎。他表示,這將有助於“阻止工廠和企業製造污染,因為政府決心打破企業污染環境的代價很小、不必擔心後果的局面”。
  
  世界自然基金會上海項目辦公室主任任文偉說:“如果一家企業達不到環保標準,它面臨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他指出,法院的裁決“表明瞭政府積極控制污染的政治意願和決心”。
  
  但他表示,很難說此案中的賠償金數額是否足以嚇阻未來的不良行為。
  
  這一裁決是在中國環保領域具有潛在重要意義的另一件事發生前夕作出的。新修訂的環保法於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14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東部江蘇省高院的微博稱,該法院判處6家公司因傾倒廢酸污染河水而支付2600萬美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賠償金。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判賠額度最高的環保公益訴訟,表明中國官員要嚴厲打擊那些不斷污染土壤、水和空氣的企業。
  
  報道稱,環境污染是中國人關心的一個首要問題,一些對環境惡化憂心忡忡的中國官員正在努力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懲罰力度。2014年4月,中國立法機構投票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提高了對污染企業及其負責人的懲罰力度。此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全國人民表示,政府已經準備好“向污染宣戰”。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的中國環境保護法專家王立德說:“中國修訂了環境保護法,加強了對涉及公共利益的環境保護案件的執法力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90zamu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